酷奇一点,您疑问无踪!

道教文化解说:灵宝天尊是通天教主吗

来源:酷奇网 更新时间:2025-04-04 11:28:15

一.道教文化解说:灵宝天尊是通天教主吗

灵宝天尊,道教三清的第二位。看过《封神演义》的你会知道,在剧情中,出现了三清中的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两位尊神,但没有灵宝天尊,而是出现了通天教主,那么,灵宝天尊会是通天教主吗?相信有很多人会那样认为。具体如何,请看下文。

灵宝天尊不是通天教主,通天教主是明代所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和网络洪荒流小说中的截教教主,不是正统道教中的人物。

《封神演义》出现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对道教有了解的人不难发现,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两位尊神是道教三清中的,但是通天教主在道教中也没有相关的说法,但是因为没有提及灵宝天尊,因此很多人便以为通天教主就是灵宝天尊。而实际上通天教主是小说虚构人物,和灵宝天尊并无关系。

灵宝天尊简介:

灵宝天尊名经宝,居三清的第二位,又称上清大帝或灵宝道君,由元始天王的赤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手捧玉如意。由太元圣母体内降生以后,暂住在三十五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内的蕊珠阙七映紫霞房中。日夜吸纳玉晨精气、庆云紫烟,凝神集气,幻化成型,然后转世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胎于洪氏,育形为人的肉体。其母怀胎三千七百年,方才将他诞生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峰下。到年长之后,开始参悟道真,一心追求至道。他坐在七宝笃林下,苦思百日,而后遇到元始天尊降临,授予他灵宝大乘之法妙经十部,灵宝天尊遂修成得道。

一般庙宇中居左,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写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通天教主简介:

通天教主是明代所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和网络洪荒流小说中的截教教主。许仲琳所作《封神演义》小说体系内东西方五位至圣教主之一(不包括至高的鸿钧老祖),天道不毁,圣人不灭。年约二十岁的阳刚英俊之相的青年。

在小说中为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的师弟。鸿钧老祖的小弟子,最受师父鸿钧道祖宠爱。将分宝岩上大部分上等灵宝都给了他。掌鸿钧亲赐诛仙剑阵,为天道第一杀阵。玄妙诡变、杀机无限、凶险万重、煞气究极无比,非四位圣人联手不破。御拥金霞冠光芒无比,十余丈远近观之不明(赐多宝道人又转赐火灵圣母)。手握二十四颗定海珠攒成一串散发五色毫光、眩敌灵识五感、威力巨大犹如四海之力(赐赵公明之后又被燃灯道人所得)。持有混元金斗内藏天地按叁才,包藏天地玄妙(赐三霄娘娘之后被老子带上玉虚宫,封神过后,又还予三霄娘娘)。道场位于东海蓬莱岛紫芝崖碧游宫。

二.道教文化中的历史人物,刘海戏蟾故事

不管是人世间,还是神话,总会有太多太多的爱情故事,就例如刘海戏蟾的故事,有时候你无意间救了一个小生命,这个小生命会以最让你开心的方式来回报你。本期道教文化就为你介绍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刘海戏蟾的故事。

南海龙王有个女儿叫巧姑,她趁龙王外出,变作一只金色的蟾蜍,跃出了桃花溪中的白龙潭。就在小金蟾游兴正浓之际,突然一条凶恶的大蟒向她扑来,正巧被在桃花峰下砍柴的刘海相救。金蟾怀着真诚的感恩之情,赠送一颗龙珠给刘海,然后恋恋不舍回龙宫。

巧姑深深地爱上了刘海。有一天她因思念刘海心切,又偷偷地出了龙宫,还是变作金蟾爬上荷叶,盼望着能再次见到她的意中人刘海。事也凑巧,那一天刘海因为要伐木盖房,也来到了白龙潭边。刘海伐树累了,走到潭边喝水,忽然发现在他的身边有一串金钱。“谁把金钱丢在这儿了?”他四顾无人,喊了几声也无人答话。刘海心里想,这钱不是我的,不义之财不能拿,于是扛起松树准备回家。谁知那串金钱竟然叮叮地响了起来,真是怪事。刘海哪里知道,这钱是金蟾暗放在他身边的,那串着金钱的丝线就在她的手里。刘海要走,她便在水下牵动丝线,使那串金钱响了起来。

刘海感到奇怪,聚精会神地端详着那串自己会响的金钱。正在这时,上次那条吞吃金蟾未成的大蟒,又从树林中偷偷爬出,从背后向刘海扑来。龙女在水下看得清楚,急忙从水中跃出,从刘海眼前跳向他的背后,引导刘海转过身,才发现了已经扑到面前的凶蟒。刘海手疾眼快,抽出砍柴刀,迎面一刀,把那条恶蟒斩作两段。

刘海见是小金蟾在危急中救了他的命,十分感激。那牵动金钱的丝线也随着金蟾上了岸,他爱抚地捧起金蟾,向她道谢说:“小金蟾啊小金蟾,你要是一位姑娘该多么好,我们可以结为夫妻。”说罢,他轻轻地把那牵金钱的丝线系在金蟾的颈项上,牵着她在溪边玩了起来。刘海牵着金蟾在前面走,金蟾在他的身后轻快地跳跃着。

忽然间刘海觉得手中的丝线豁然变得很沉重,回头一看,大吃一惊,那金蟾果真变成了一位漂亮的姑娘,跟在身后朝他微笑。刘海忙向那姑娘说:“你是什么人,怎么我牵的小金蟾不见了呢?”“我就是那小金蟾,你不是说要同我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吗?”姑娘羞涩地回答刘海说:“从此以后,晴天有我给你烧饭,下雨有我为你补衣,好吗?”,刘海听罢,想起了小金蟾赠他龙珠的事,明白了姑娘的来意,喜出望外,连忙说:“好!好!”于是,两人拾起柴刀,牵着牛,扛起松树,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三.葛洪是谁,葛洪对道教文化有何贡献

葛洪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他是东晋道教学者,是着名的炼丹家。他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本期道教文化将为你介绍葛洪对道教文化的贡献。

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着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着有《肘后方》等。

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着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葛稚川移居图轴》元王蒙绘,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图·葛仙吐火图》明郭诩绘,上海博物馆藏。

道教

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并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他说:“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妬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

他在《抱朴子外篇》中,专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主张治乱世应用重刑,提倡严刑峻法。匡时佐世,对儒、墨、名、法诸家兼收并蓄,尊君为天。不满于魏、晋清谈,主张文章、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于教化。葛洪在坚信炼制和服食金丹可得长生成仙的思想指导下,长期从事炼丹实验,在其炼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了物质的某些特征及其化学反映。

他在《抱朴子内篇》中的《金丹》和《黄白》篇中,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炼丹方法,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勾画了中国古代炼丹的历史梗概,也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对隋唐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炼丹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着名炼丹家。

金城山有99座山峰、36处泉水、48个山洞。金城山又名金粟山、金山、金峰、金子岭,据说藏金粟数万石于广福门内金库中,里面有金马悠悠拉磨,倘若紧贴石壁,拉磨声便会隐约传来。金库童谣:石马(石马寨)对石鼓(打鼓寨),黄金亿万五。谁能识得破,能买重庆府。进山门100余米处是“小西天”;南京门传说是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所建。山上有“神仙洞”,据说东晋道学家葛洪曾在此修道,着有《抱扑子》等经书,每逢阳光灿烂之风,便将经书一一摊开,放在洞顶巨石上晒,以求得到真经,故名“晒经石”。

四.道教文化详解:道家三宝是什么

道教源于中国,道教是影响中国是最长时间的。

都知道佛教有三宝,分别是“佛宝”“法宝”“僧宝”。那么你们知道道教其实也有三宝,是哪三宝呢?本期的道教文化就带你了解道教的三宝。

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学道、修道、行道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

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依奉道之“道、经、师”三宝。

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是为出世工夫的人之三宝。

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宝。

道教皈依三宝是指道宝、经宝、师宝。道教皈依三宝,心里就会对生老病死,人生的诸多痛苦去求得解决办法,追求清静无为的境界,修炼自己,使自己获得心灵的宁静。

在道家最着名的《道德经》中曾有;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此三宝一向被道家修真者视为修心养性的不易法则。

另有人身三宝精、气、神之说也普遍存在于道家丹经典籍之中。

指道、经、师。《道教义枢》卷一:“一者道宝,二者太上经宝,三者大法师宝。”《脉望》卷二:“教有道、经、师宝。道宝,太上三尊也;经宝,三洞四辅真经也;师宝,十方得道众圣。”道教主张,“道”为三教之宗,万有之祖;“经”为度世津梁,“师”为人天眼目,故学道者当敬之,并以之作为皈依道法之三宝。

五.道教文化

中国道教文化中,有着“三清四御五方五老”的说法,对于“三清四御”不少人是了解的,那你知道这道教的“五方五老”是哪几位神仙吗?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那他们的称号分别什么?那么本期的道教文化,为你深入解析。

说法一:

五方五老天君,为东南西北中五方之天神,一说为元始天王所化。中国个道派以三清为始,比如全真道以太上老君为主,五方五老为元始天尊为主。五方五老的名号分别为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说法二:

五老君是道教初期的五方神灵,亦称“五帝”。五方五老君是三清还没成为大流之前地位最高的五位神仙,本来是历代帝王祭祀的对象,后来纳入道家的神仙体系,“在天中则称五老上帝,在天文则称五帝座及五方五星,在神灵则称五方五帝,在山岳则称五岳圣帝,在人身则称五脏神君”。

他们与元始天尊一样,非后天学而得真者,为天地开辟之前的先天神灵,所以又称元始五老,五行之始、五气之祖。在体系中,五老君没有具体职司,但地位崇尊。此五位天神,盖源于古之“五帝”传说。

东方青灵始老天君,号青帝;

南方丹灵真老天君,号赤帝;

中央元灵始老天君,号黄帝;

西方皓灵皇老天君,号白帝;

北方五灵玄老天君,号黑帝。

说法三:

以下“五老”分别与泰山、衡山、嵩山、华山、恒山相对应。

东方青灵始老天君,号曰东方木德青帝太昊伏羲,木帝也,其精岁星。下应泰山神仙;

南方丹灵真老天君,号曰南方火德赤帝炎帝神农,火帝也,其精荧惑,下应衡山神仙;

中央元灵元老君,号曰中央土德黄帝轩辕,土帝也,其精镇星,下应嵩山神仙;

西方皓灵皇老天君,号曰西方金德白帝金天少昊,金帝也,其精太白,下应华山神仙;

北方五灵玄老天君,号曰北方水德黑帝颛顼,水帝也,其精辰星,下应恒山神仙。

此外,又有“五老监真”之称:绵山乃五方神灵会群仙之所,故善男信女建此殿供奉。

更多“道教文化解说:灵宝天尊是通天教主吗”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道教文化解说:灵宝天尊是通天教主吗 相关文章:

酷奇网举报投诉方式: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文章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