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奇一点,您疑问无踪!

京剧中的有板有眼是什么意思

来源:酷奇网 更新时间:2025-04-09 01:14:56

1、京剧中的有板有眼是什么意思

京剧中的有板有眼是中国式的音乐节拍,比如西皮、二黄系列的“一板三眼”,就是在一个四拍小节中(4/4)。

这种板式,节奏慢的叫“慢三眼”,稍快的叫“快三眼”。如《凤还巢》中,“目前领了严亲令”一句导板之后,就是大段的西皮慢三眼(也称慢板);《赤桑镇》中,包拯唱的那段“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就是二黄快三眼。又如“原板”——原板为2/4拍节,惯称一板一眼,即鼓师先击一下檀板后敲一记单皮鼓。

此外还有快节奏的流水板、快板,节拍为1/4。这种板式紧张激烈,气氛热烈。其他常用的板式如南梆子、二六、汉调、摇板、五音联弹等。也都有严格的板、眼要求。西皮、二黄的起唱和收尾是不一样的。西皮唱段的第一个字是“眼”上起,末一个字是“板”上收,叫做“眼起板落”;二黄唱段则是“板上起板上落”。

2、有板有眼什么意思 你知道吗

1、有板有眼释义: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2、【近义词】有条有理、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反义词】乱七八糟、杂乱无章。

3、示例:杨匡满郭宝臣《命运》十:“她的嗓子还不错,唱出的歌有板有眼,又洪亮又圆润。”

3、有板有眼的板指什么

有板有眼(yǒubǎnyǒuyǎn)("有"读作"游") 指说话,做事很有条理,也指唱歌有节奏.

用法:一般把做事稳妥、不毛糙,或者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称作“有板有眼”.成语原意:指戏曲,明王骥德《曲律》:“凡盖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以板眼为节制,故谓之板眼”.

板,就是板式.戏曲唱腔音乐中的板式结构,可分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两大类.在板式变化体的结构中,大都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板类.在各类板式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板式的强弱关系就是板眼.其中,节拍为2/4的叫一板一眼,节拍为4/4的叫一板三眼,节拍为3/4叫一板两眼.如果演唱者节奏感差,强弱不分明,不是抢板就是滑板,便是掉板了.

板: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眼:戏曲中的拍子.指唱腔合乎节拍.亦指言语行事有节奏、有条理.

4、戏曲中有板有眼的意思

戏曲中有板有眼指的是按照节奏进行表演,戏曲弹唱讲究有板有眼,戏曲必须按照规则表演。戏曲的演唱中,不同的曲目,在节奏、拍子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变化。例如,一板三眼,是四分之四拍;一板一眼,是四分之二拍;也有散板,节奏自由掌握。

传统唱曲时,常以鼓板按节拍,凡强拍均击板,故称该拍为板。次强拍和弱拍则以鼓签敲鼓或用手指按拍,分别称为中眼、小眼(在四拍子中前一弱拍称头眼或初眼,后一弱拍称末眼),二者合称“板眼”。

四分之四的拍节小节线后的第一拍是板,第二拍是头眼,第三拍是中眼,第四拍是乜眼;四分之二的拍节小节线后的第一拍是板,第二拍是眼;四分之一的拍节则有板无眼。除了常见的节奏之外,昆曲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四分之八拍,因为包含了“赠板”,是在原来四分之四拍的基础上,加上一板,如此则节奏变慢了,速度延长一倍,变成四分之八拍。

5、有板有眼的板是什么意思

指我国传统音乐中的节拍,“板”是强拍。有板有眼,原意是指戏曲,其中有板有眼中的眼最初是指:戏曲中的弱拍。

戏曲唱腔音乐中的板式结构,可分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两大类。在板式变化体的结构中,大都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板类。在各类板式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板式的强弱关系就是板眼。

有板有眼是一个成语,指说话,做事很有条理;或指说话的样子、语气有模有样。 用法:一般把做事稳妥、不毛糙,或者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称作“有板有眼”。 成语原意:指戏曲,明王骥德《曲律》:“凡盖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以板眼为节制,故谓之板眼”。

更多“京剧中的有板有眼是什么意思”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京剧中的有板有眼是什么意思 相关文章:

酷奇网举报投诉方式: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文章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