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数据指标的增长量与基期数据的比值。
2、增长率=增量/原总量*100%。
3、增长百分比指这个增长额相对13年的销售额的百分比。
4、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某个指标的同比增长率=(现年的某个指标的值-上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上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
5、同比增幅即同比增长,指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
1、比例尺1:400,尺子量出是10厘米,那是40米。
2、“1:400”是数字是比例尺,表示的意思是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3、这里可以列出等式:1:400=10cm:x。
4、解得x=4000厘米=40米。
利润率计算公式:利润÷成本×100%=利润率。
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利润率的主要形式有:
①销售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②成本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③产值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④资金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资金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⑤净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销售净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税后利润的能力,反映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
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法律依据】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更多“增幅怎么计算”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上一篇:气体流量怎么计算
下一篇:166标准体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