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材料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成果也很显著。该专业研究范围很广,可以说所有的金属元素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内。目前国内主要侧重于铁合金、铝合金以及其他一些特种金属材料的研究开发。
2、金属材料工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通过对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其原理的探索,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现实生产,所取得的进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3、喜欢理论研究的同学也可以在此发挥自己的才能,这里有广阔的理论研究空间。材料技术人员虽然掌握了许多种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但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其中的道理,而从理论上阐明这一切对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非凡。于是从中也演化出计算材料学,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各种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从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材料,这对现实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1、在钢铁、有色金属冶炼、金属成型工厂及粉末冶金厂等企业,从事工艺编制、工装设计、新产品研制开发、产品质量的检验与控制、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2、在交通机械、矿山机械、工程机械、车辆、船舶等制造厂,以及轴承、阀门、弹簧等零部件、标准件制造厂,从事金属零件的铸造、锻造、压力加工、焊接、热处理等热加工工序的工艺编制、工装设计、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零件内在质量的检验与控制;
3、在建筑、矿山、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从事该行业生产用金属材料的选用和材料质量的检验,从事相应机械设备的维修件、备用件材质的选用、改进及其质量检验,从事各相应机械设备修理的热加工工序的工艺编制及现场技术服务;
4、在有关材料研究院所、冶金研究院、钢铁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院、铸造研究所、焊接研究所等,从事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研究工作;
5、在有关院校的机械系从事金属工艺学的教学工作。
主要反映材料在受力后表现出的能力,比如强度,反映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强度越高,越结实。材料的力学性能很重要,除一些特殊性能要求的材料以外,在材料选用上主要考虑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指标有:一、弹性指标:1、正弹性模量;2、切变弹性模量;3、比例极限;4、弹性极限。二、强度性能指标:1、强度极限;2、抗拉强度;3、抗弯强度;4、抗压强度;5、抗剪强度;6、抗扭强度;7、屈服极限(或者称屈服点);8、屈服强度;9、持久强度;10、蠕变强度。三、硬度性能指标:1、洛氏硬度;2、维氏硬度;3、肖氏硬度。四、塑性指标:1、伸长率(延伸率);2、断面收缩率。五、韧性指标:1、冲击韧性;2、冲击吸收功;3、小能量多次冲击力。六、疲劳性能指标:1、疲劳极限(或者称疲劳强度)。七、断裂韧度性能指标:1、平面应变断裂韧度;2、条件断裂韧度。
1.物理性能:主要有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热性、导电性和磁性等。由于机器零件的用途不同,对其物理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
2.化学性能:主要是指在常温或高温时,抵抗各种介质侵蚀的能力,如耐酸性、碱性、抗氧化性等。
3.工艺性能:是金属材料物理、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在加工过程中的综合反映,是指是否易于进行冷、热加工的性能。按工艺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铸造性、可锻性、焊接性和切削加工性等。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焊接性、可锻性、切削加工性。
1、铸造性是液体金属铸造成型时所具有的一种性能。铸造性能的优劣一般是用液体的流动性、铸造收缩率及偏析趋势来表示。
2、金属的焊接性又叫可焊性,一般是指两块相同的金属材料或两块不同的金属材料,在局部加热到熔融状态下,能够牢固地焊合在一起的性能。
3、可锻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进行压力加工时,能改变形状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可锻性的好坏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加热温度。
4、切削加工性是指金属材料在用切削刀具进行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能。它主要用切削速度、加工表面光洁度和刀具耐用度来衡量。
更多“金属材料工程是什么”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上一篇:三星a8手机如何显示农历时间
下一篇:篙芭里面有黑点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