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建模简易教程如下:
1、45度法则:一般模型里超过 45 度的突出部位,打印时都需要加支撑.所以咱们建模的时候,尽量避免较大角度的突出。
2、优化设计少加支撑:加支撑、去支撑的痛也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了,而且去完支撑后,仍会在模型上留下很丑的印记,去除痕迹的过程也费时费力。其实需不需要加支撑,全看建模时你下的功夫大不大了,你可以为必须突出来的部位设计上支撑物或连结物等,来减少加支撑的几率。
3、这样就省去了加支撑、去支撑、打磨支撑部位的麻烦了.当然,模型实在避免不了加支撑的,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加了。
4、尽量自己设计打印底座:模型底部和平台接触面积大了可以有效减少翘边,比如最知名的老鼠耳朵,如下图,这是一种圆盘状或是圆锥状的底座,增加抓地力。当然,你也可以使用切片软件里的裙边、底筏(raft )来减少翘边.不过底筏不建议用,拖累你的打印时长,而且难以去除、损坏模型的底部。
5、了解自己打印机的极限:根据自己打印机的情况,合理设计模型,比如用FDM打印机打印细节多的手办模型,那无疑是自找苦吃,去支撑、修边角。
6、合理设置公差: 普通桌面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模型,误差是肯定有的,尤其是活动部件、内孔等部位。
7、对于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设计模型时候要合理设置公差,比如内孔给出补偿量.要找到正确的公差比较麻烦,需要摸摸自己机器的脾气。
8、适度使用外壳(Shell):一些精度要求高的模型上,设置外壳时不要使用过多,尤其是表面印有微小文字的模型,外壳设置过多,会让这些细节处模糊。
9、善用线宽:玩3D打印机时,有一个很重要但常常被忽略的变数,那就是线宽. 线宽是由打印机喷头的直径来决定的,大部分打印机喷嘴直径是 0.4mm。打印模型画圆时,打印机最小能画出来的圆的直径是线宽的两倍,比如0.4mm的喷嘴,最小能画出来的圆,直径是 0.8mm。所以建模时善加利用线宽,如果你想要制作一些可以弯曲或是厚度较薄的模型,将你的模型厚度设计成一个线宽厚最好。
10、调整打印方向以求最佳精度: 对于FDM打印机来说,你只能控制Z轴方向的精度(层厚),因为XY轴方向的精度已经被线宽决定了。如果你的模型有一些精细的设计,最好确认一下模型的打印方向是否有能力打印出那些精细的特征,建议Z轴方向上(竖着)打印这些细节部位。大家设计模型时,细节部位也最好放在方便竖着打印的位置.实在不行,可以将模型切割开来打印,然后再重新组装。
11、调整打印方向以承受压力: 打印件需要承受一定压力时,要想保证模型不会损坏、断裂,建模和打印时你都得长点心眼.建模时,你可以根据受力方向,适当加厚承受压力的位置。打印时,Z轴方向上竖着打印,层与层之间粘结力有限,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如XY轴方向上横着打印。
12、正确摆放你的模型:打印时,模型的摆放也是个大学问,除了上面说到的调整打印方向,你还得注意摆放位置,尽量减少加支撑的几率。
《3D打印 : 正在到来的工业革命》伯纳特著 韩颖译 赵俐译。对于什么是3D打印,几种主要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3D打印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等都很好的描述。《解析3D打印机》,美Brian Evans著,第一本从硬件、软件和升级三个维度全面解析各类开源3D打印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的著作。本书不仅详细讲解了3D打印机的结构、固件、分层工具、应用软件、热熔丝的种类、使用技巧,而且还详细讲解了常见3D打印机的调试、使用、升级和维护,以及3D打印模型的设计。《3D打印实用项目解析》,美Brook Drumm James Floyd Kelly著,本书通篇在讲项目制作,其中包含了从简单实用到创意十足的项目。本书中的每一个设计作品都经过精心构思,细致打印,并通过独特的方式组装起来。总之,这些作品展现了一系列极具个性化、突破极限项目能力的可选择方法。
初期探索阶段。
3D打印具有相当可观的想象空间,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像传统的制造业,以及汽车、消费电子、医疗器械、建筑工程等领域都可以通过与3D打印结合,从而获得更好发展。
在3D打印技术不断成熟下,其产业潜力有望快速释放,市场规模扩张可期。3D打印产业很可能是延续缓慢增长态势。另外,3D打印还面临着商业模式单一。所以,3D打印要想实现真正的爆发式增长,仍需克服重重难关。长期来看,3D打印潜力巨大。
3d打印离不开3d模型设计,在设计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成熟的软件,例如3dmax等,软件效果不用说了。新手才初期学习的时候,建议去一些成熟的网站(3D智造网)上下载一些模型,然后再做修改。
更多“3d打印建模简易教程”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上一篇:标准偏差计算公式excel
下一篇:推荐几本3D打印技术方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