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唇期(0-1岁),婴儿的活动大部分以口唇为主,诸如吸吮、咬、吞咽等,口唇区域成为快感的中心,嘴巴几乎是他们的整个世界。婴儿的口唇活动如果没有受到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乐观、慷慨、开放和活跃等;婴儿的口唇活动如果受到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依赖、悲观、被动、猜疑和退缩等。
2、肛门期(1-3岁),儿童因排泄解除压力而产生快感,肛门一带成为快感中心。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过程,使它们的功能符合社会的要求。也就是说,儿童必须接受在厕所中大小便的训练。大小便排泄对成人的人格有很大的影响。肛门排泄活动如果不加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不讲卫生、浪费、凶暴和无秩序;肛门排泄活动如果严加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爱清洁、忍耐、吝啬和强迫性。
3、性器期(3-5岁),这一时期力比多集中在生殖器上,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得快感的中心。此时儿童以异性父母为“性恋的对象”。男孩要占有他父亲的位置,有与自己父亲争夺母亲的表现;女孩要占有她母亲的位置,有与自己母争夺父亲的表现。男孩爱母亲,妒嫉父亲;女孩爱父亲,妒嫉母亲。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本能的异性爱的倾向,一般由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所促成。这种幼年的性欲由于受到压抑在男孩心理上就成了恋母情结,在女孩心理上就成了恋父情结。如果这两种情结获得正当的解决,儿童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念,导致超我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就会形成与年龄、性别相适应的许多人格特征。
认识和实践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这种辨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为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有: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既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实践。
实践对认识的作用有:
1、认识是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和动物的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认识指导下进行的,总要受到意识的支配;
2、认识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对实践活动的制约作用日趋明显。
腋窝是臂上部内侧和胸外侧壁之间的锥形腔隙,由顶,底和四壁构成。分布有支配上肢的神经和血管,窝内还有淋巴结群,汇集了上肢胸壁和背部浅层的淋巴。
腋窝的内容物主要有臂丛锁骨下部及其分支,腋动脉及其分支,腋静脉及其属支,腋淋巴结和疏松结缔组织等组成。
更多“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