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薛定谔的猫(英文名称:Erwin Schr?dinger's Cat)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 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是指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镭的衰变存在几率,如果镭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发生衰变,猫就存活。
2、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猫就理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这只既死又活的猫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猫”。但是是不可能存在即死又活的猫,则必须在打开箱子后才知道结果。
3、该实验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巧妙地把微观物质在观测后是粒子还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观的猫联系起来,以此求证观测介入时量子的存在形式。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薛定谔的猫还延伸出了平行宇宙等物理问题和哲学争议。
薛定谔方程得出的线索是量子力学中,粒子以概率的方式出现,具有不确定性,宏观尺度下失效可忽略不计。
薛定谔方程,又称薛定谔波动方程,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方程,也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假定。
它是将物质波的概念和波动方程相结合建立的二阶偏微分方程,可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每个微观系统都有一个相应的薛定谔方程式,通过解方程可得到波函数的具体形式以及对应的能量,从而了解微观系统的性质。薛定谔方程表明量子力学中,粒子以概率的方式出现,具有不确定性,宏观尺度下失效可忽略不计。
量子力学讨论的是微观领域的问题,而薛定谔的猫试图将宏观和微观领域结合起来,这其实是一种对量子力学适用范围的考验。薛定谔的猫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巧妙地把微观物质在观测后是粒子还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观的猫联系起来,以此求证观测介入时量子的存在形式。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薛定谔的猫还延伸出了平行宇宙等物理问题和哲学争议。
薛定谔的猫说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
主要内容为:猫就像是一个粒子,死或者活两个状态表示该粒子的两种本征态,由于两种态都有一定几率出现,测量前只能估算这个几率的大小,就和不能估测猫的生死一样。
但只要进行测量,就像是打开盒子,就可以确定粒子的状态,伴随波函数的坍塌,因此量子力学物理量实际上只有测量的时候才能真正确定体系的状态,测量之前只能得到几率的分布情况,这就是薛定谔的猫的本质。
更多“薛定谔的猫原理是什么”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上一篇:支付宝输入短信验证不能点下一步
下一篇:手机支付宝里的交易记录怎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