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奇一点,您疑问无踪!

时辰怎么划分

来源:酷奇网 更新时间:2025-04-05 00:18:15

1、时辰怎么划分 时辰划分说明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2、生日时辰怎么划分的

出生时辰,对一个人的一生很重要。一天24小时,分12个时辰。每2个小时为一个时辰,12个时辰12个名。具体划分和名称是:子时,半夜11点到次日1点、丑时,1点到3点、寅时,3点到5点、卯时,5点到7点、辰时,7点到9点、巳时,9点到中午11点、午时,11点到下午1点、未时,1点到3点、申时,3点到5点、酉时,5点到7点、戌时,7点到9点、亥时,9点到夜间11点。

时辰介绍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

3、时辰怎么划分

时辰的划分方法为:子时是晚上11点钟到凌晨1点钟; 丑时是1点钟至3点钟; 寅时是3点钟至5点钟; 卯辰是5点钟至7点钟; 辰时是7点钟至9点钟; 巳时是9点钟至11点钟; 午时是11点钟至下午1点钟; 未时是下午1点钟至3点钟; 申时是下午3点钟至5点钟; 酉时是下午5点钟至7点钟; 戌时是下午7点钟至晚9点钟; 亥时是晚9点钟至11点钟。共同构成一天的十二个时辰。

更多“时辰怎么划分”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时辰怎么划分 相关文章:

酷奇网举报投诉方式: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文章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