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认为的四端指的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老子生活于约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孔子生活于约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至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生活于约公元前372年至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汉族,邹人。
屈原生活于约公元前342年至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
老子生活年代最早,其次为孔子。孟子和屈原同一时代,但孟子更早。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史记》说孟子有著述七篇传数世,《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是语录体式的,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而《孟子》已经是比较成熟的语录体的论辩文,并且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迹象。它的论辩技巧缜密纯熟,文风气势浩然并且大量使用排偶,叠句等修辞手法,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孔子名言: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故事: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珍惜时间。
孟子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更多“孟子认为人有四端指的是”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上一篇:阴阳师缘结之境怎么卡怪
下一篇:阴阳师怎么升级技能